清晨的上海,秋风送爽,阳光洒满城市的每一个角落,10月20日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外滩鸣枪开跑,来自全球45个国家和地区的3.5万名选手齐聚一堂,共同挑战42.195公里的极限征程,经过激烈角逐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阿贝拉以2小时05分18秒的成绩夺得男子组冠军,并打破赛会纪录;女子组冠军则由肯尼亚选手玛丽·基普科奇摘得,成绩为2小时22分45秒。
赛事规模创新高,跑者热情高涨
本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延续了“健康、活力、包容”的主题,赛事规模再创新高,除全程马拉松外,还设有半程马拉松、10公里健康跑和5公里欢乐跑四个项目,吸引了不同水平的跑者参与,起点设在外滩陈毅广场,赛道贯穿浦东、浦西多个地标性建筑,包括东方明珠、南京路步行街、徐汇滨江等,为选手们提供了绝佳的奔跑体验。
上海市体育局局长在开幕式上表示:“上海马拉松不仅是500彩票体育竞技的舞台,更是展示城市风貌和市民精神的重要窗口,我安全彩票们希望通过赛事,推动全民健身,传递健康生活的理念。”
激烈角逐,纪录刷新
男子组比赛中,埃塞俄比亚选手塔德塞·阿贝拉从起跑阶段便展现出强大的实力,与肯尼亚选手约翰·基普桑、摩洛哥选手奥马尔·拉希德组成第一集团,进入后半程,阿贝拉逐渐加速,最终以2小时05分18秒冲过终点,将原赛会纪录提升了36秒,赛后,阿贝拉激动地说:“上海的赛道非常棒,观众的热情给了我很大动力,能够打破纪录,我感到非常荣幸。”
女子组方面,肯尼亚选手玛丽·基普科奇在30公里处甩开竞争对手,以2小时22分45秒的成绩夺冠,中国选手张美霞以2小时28分11秒获得第四名,创造了个人最好成绩。
中国选手表现亮眼,业余跑者展现风采
尽管国际高手云集,中国选手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,除张美霞外,男子组选手李子成以2小时12分33秒位列国内第一,业余跑者中,年过六旬的退休教师王建国以4小时30分完成全程马拉松,他笑着说:“跑步让我年轻,明年我还要来!”
赛事还特别设置了“环保跑者”奖项,鼓励选手在比赛中减少塑料垃圾的使用,许多跑者自带水杯,志愿者也在沿途提供可降解的补给包装,体现了赛事绿色低碳的理念。
医疗保障周全,赛事服务升级
为确保选手安全,组委会在赛道沿线设置了15个医疗站、50辆救护车和200名急救跑者,还首次引入AI智能监测系统,实时追踪选手的心率和步态,提前预警潜在风险,全程无重大伤病报告,仅有少数选手因轻微抽筋或脱水接受治疗。
赛后服务区为选手提供了按摩、冰敷和营养补给,完赛奖牌的设计融入了上海石库门元素,成为跑者们争相收藏的纪念品。
马拉松经济带动城市活力
作为国内顶级马拉松赛事之一,上海马拉松不仅提升了城市影响力,还带动了周边消费,据统计,赛事期间酒店入住率超过90%,餐饮、交通、旅游等行业收入显著增长,许多外地跑者选择携家人同行,将比赛与假期结合,进一步促进了体育旅游的发展。
未来展望:迈向更高标准
上海马拉松已连续六年获得世界田联“白金标”认证,成为亚洲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之一,组委会表示,未来将继续优化赛道设计、提升服务水平,并探索与更多国际赛事的联动,进一步推动中国马拉松运动的发展。
随着夕阳西下,2024年上海国际马拉松赛在欢呼声中落下帷幕,选手们的汗水与笑容,见证了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激情,也为全球跑者留下了难忘的记忆。